免费问诊 登录 注册

医誓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首页 / 医典 / 《中医全科病证》 / 眩晕

眩晕

眩—眼花或眼前发黑;晕—头晕或感觉自身与外界景物旋转

1.肝阳上亢

平肝潜阳,清火息风——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0、石决明15、钩藤10、牛膝10、杜仲10、桑寄生12、黄芩10、栀子10、菊花10、白芍12。

口苦目赤,烦躁易怒,+龙胆草、川楝子、夏枯草;目涩耳鸣,腰膝酸软,+枸杞子、生地黄、玄参;目赤便秘,+大黄、芒硝或佐用当归龙荟丸;眩晕剧烈,手足麻木或震颤,+磁石、珍珠母、羚羊角。

2.气血亏虚

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加减

党参12、白术10、黄芪15、当归12、熟地15、龙眼肉10、茯苓12、炒扁豆12、远志6、酸枣仁10、大枣10。

气短乏力,神疲便溏,用补中益气汤;自汗时出,易于感冒,重用黄芪,+防风、浮小麦;脾虚湿盛,腹胀纳呆,+薏苡仁、扁豆、泽泻;形寒肢冷,腹中隐痛,+肉桂、干姜;血虚较甚,面色白光白,唇舌色淡,+熟地黄、阿胶;心悸怔忡,少寐健忘,+柏子仁、首乌藤、龙骨、牡蛎。

3.肾精不足

滋养肝肾,填精益髓——左归丸加减

熟地15、山茱萸6、山药12、龟甲15、鹿角胶10、紫河车15、杜仲10、枸杞子12、菟丝子12、牛膝10。

五心烦热,潮热颧红,+鳖甲、知母、黄柏、牡丹皮;肾失封藏固摄,遗精滑泄,+芡实、莲须、桑螵蛸、紫石英;失眠多梦,健忘,+阿胶、鸡子黄、酸枣仁、柏子仁;阴损及阳,见四肢不温,形寒肢冷,精神萎靡,+巴戟天、淫羊藿、肉桂,或予右归丸;下肢浮肿,尿少,+桂枝、茯苓、泽泻;扁溏、腹胀少食,+白术、茯苓、薏苡仁。

4.湿中阻

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法半夏10、陈皮10、白术10、薏苡仁15、茯苓12、天麻10、甘草6、生姜6、大枣6。

呕吐频作,+胆南星、天竺黄、竹茹、旋覆花;脘闷纳呆,+砂仁、白豆蔻、佩兰;耳鸣重听,+葱白、郁金、石菖蒲;头痛头胀,心烦口苦,渴不欲饮,用黄连温胆汤。

5.瘀血阻窍

去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加减

川芎6、赤芍10、桃仁10、红花6、白芷10、石菖蒲6、当归12、地龙10、全蝎5、老葱10。神疲乏力,少气自汗,+黄芪、党参;心烦面赤,舌红苔黄,+栀子、连翘、薄荷、菊花;畏寒肢冷,感寒加重,+附子、桂枝;头颈部不能转动,+威灵仙、葛根、豨莶草;瘀血重,+地龙、全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