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脏腑气血亏损,或阴阳失调引起的发热。
1.阴虚发热
滋阴清热——清骨散加减
银柴胡10、知母10、胡黄连3、地骨皮10、青蒿10、秦艽6、鳖甲10、当归10。
盗汗较甚,-青蒿,+牡蛎、浮小麦、糯稻根;阴虚较甚,+玄参、生地黄;失眠,+酸枣仁、柏子仁、首乌藤;气虚见头晕气短,体倦乏力,+人参、麦冬、五味子。
2.血虚发热
益气养血——归脾汤加减
黄芪15、党参12、茯苓12、白术10、炙甘草10、当归12、龙眼肉15、酸枣仁10、远志6、木香5、生姜、大枣。
血虚较甚,+熟地黄、枸杞子、何首乌;由慢性失血所致的血虚,仍有少许出血,+三七粉、仙鹤草、茜草、棕榈炭;脾虚失健,纳差腹胀,-黄芪,+陈皮、神曲、谷麦芽。
3.气虚发热
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18、党参10、升麻6、白术10、茯苓10、炙甘草6、当归6、陈皮6、柴胡6。
自汗甚,+牡蛎、浮小麦、糯稻根;时冷时热,汗出恶风,+桂枝、芍药;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苍术、厚朴、藿香。
4.阳虚发热
温补阳气,引火归原——金匮肾气丸加减
制附子10、桂枝10、生地15、山茱萸6、山药12、茯苓12、牡丹皮10、泽泻10。
阳虚甚,+仙茅、淫羊藿;短气甚,+人参;便溏,+白术、干姜。
5.气郁发热
疏肝理气,解郁泄热——丹栀逍遥散加减
牡丹皮10、栀子10、柴胡15、当归15、白芍15、白术10、茯苓15、炙甘草10、薄荷6。
气郁较甚,+郁金、香附、青皮;口干便秘,舌红,-白术,+龙胆草、黄芩;妇女兼月经不调,+泽兰、益母草。
6.痰湿郁热
燥湿化痰,清热和中——黄连温胆合中和汤加减
法半夏10、厚朴10、枳实6、陈皮6、茯苓12、通草5、竹茹10、黄连3。
恶心,+竹茹、藿香、白蔻仁;湿热所致,见胸闷脘痞,身热不畅,苔腻,+佩兰,或用三仁汤及甘露消毒丹;寒热往来如疟,寒轻热重,口苦呕逆,+青蒿、黄芩。
7.血瘀发热
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减
桃仁10、红花6、当归10、川芎5、赤芍6、生地10、牛膝10、柴胡5、枳壳6、桔梗6。
发热较甚,+秦艽、白薇、牡丹皮;肢体肿痛,+丹参、郁金、延胡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