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问诊 登录 注册

医誓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首页 / 医典 / 《中医全科病证》 / 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

已患有某种或多种内科疾病,又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发热,体温升高,并持续不降,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等。

1.卫表证

解表退热——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10、连翘10、薄荷5、淡竹叶10、芦根12、桔梗10、牛蒡子10、生甘草6。

热甚,+黄芩、板蓝根;渴甚,+天花粉;风寒束表,恶寒无汗,头身疼痛,用荆防败毒散;咳嗽,+杏仁、贝母;暑湿在表,头身困重,胸脘痞闷,用新加香薷饮。

2.肺热证

清热解毒,宣肺化痰——麻杏石甘汤加减

麻黄10、生石膏15、杏仁10、甘草6、金银花10、鱼腥草10。

热甚,+黄芩、连翘、蒲公英;胸闷,咳吐脓痰,+金荞麦、葶苈子。

3.气分证

清胃解热——白虎汤加减

生石膏15、知母10、粳米15、生甘草6。

卫气同病,+金银花、连翘;体弱脉虚大,+太子参;大便秘结,+大黄;发斑隐隐,+水牛角、玄参。

4.肠腑实证

通腑泻热——大承气汤加减

生大黄5、芒硝5、枳实10、厚朴10。

热结阴亏,燥屎不行,+生地黄、玄参、麦冬;邪热炽盛,胸膈烦热,口舌生疮,+栀子、黄柏、连翘、竹叶。

5.肝胆湿热

清利肝胆湿热——大柴胡汤加减

柴胡10、黄芩10、枳实10、大黄5、白芍10、清半夏10、茵陈12、板蓝根10、大枣、生姜。

热重,金银花、连翘、败酱草;胁痛,+延胡索、川楝子;呕吐,+竹茹;黄疸,+金钱草、栀子、青蒿。

6.脾胃湿热

清热利湿,健脾和胃——王氏连朴饮加减

黄连5、厚朴10、石菖蒲10、半夏10、淡豆豉10、栀子10、芦根10。

热甚,+黄柏、黄芩;湿重,+藿香、佩兰;身目发黄,+茵陈。

7.大肠湿热

清涤肠道湿热——葛根芩连汤加减

葛根15、黄芩10、黄连6、甘草6。

热甚,+金银花、贯众、黄柏;小便短赤,+木通、车前子;气滞腹痛,+木香、槟榔。

8.膀胱湿热

清热利湿——八正散加减

木通10、瞿麦10、萹蓄10、车前子10、滑石粉10、大黄5、栀子10、柴胡10、黄芩10。

热甚,+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小腹坠胀,+乌药、枳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