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痉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冠状动脉疾病。造影正常血管或粥样硬化病变部位均可发生痉挛。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明显的差别。
病人常较年轻,除吸烟外,大多数病人缺乏动脉粥样硬化的经典危险因素。吸烟、酒精和毒品是冠状动脉痉挛的重要诱发因素。
本病表现为静息性心绞痛,无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等诱因。发病时间集中在午夜至上午8点之间。病人常因恶性心律失常伴发晕厥。少数病人冠状动脉持续严重痉挛,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若冠状动脉痉挛导致血管闭塞,则临床表现为静息性心绞痛伴心电图一过性ST段抬高。该类病人临床特点鲜明,因静息性发作与稳定型心绞痛不同,因ST段抬高与稳定型心绞痛、UA和NSTEMI不同,因ST段抬高呈一过性与STEMI不同,因此可直接确立诊断(早先称为变异型心绞痛或Prinzmetal心绞痛)。但非闭塞性痉挛表现为ST段压低或T波改变,此时难以和一般的心绞痛相鉴别。另外,冠状动脉痉挛一般具有自行缓解的特性,心电图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难以捕捉,因此确诊常需行乙酰胆碱或麦角新碱激发试验。
在戒烟、戒酒基础上,钙通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是治疗冠状动脉痉挛的主要手段。β受体拮抗剂可能会加重或诱发痉挛,但伴有固定性狭窄的病人并非禁忌。冠状动脉痉挛一般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可高达89%~97%。多支血管或左主干痉挛病人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