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是心脏房间隔在胚胎时期的一个生理性通道,正常情况下在出生后5~7个月左右融合,若未能融合则形成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PFO与不明原因脑卒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病理解剖】
在胚胎发育至第6、7周时,心房间隔先后发出2个隔,先出现的隔为原发隔,后出现的隔为继发隔。卵圆窝处原发隔与继发隔未能粘连融合留下一小裂隙称卵圆孔未闭。
【病理生理】
PFO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但PFO与不明原因脑卒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PFO的存在造成“反常栓塞”,可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卵圆孔未闭在无分流或分流量小时多无症状,难以听到杂音。当发生明显分流时可能出现不明原因脑卒中(cryptogenic stroke,CS)或偏头痛。同时也可伴随晕厥、暂时性失语、睡眠性呼吸暂停、平卧性呼吸困难、斜卧呼吸-直立性低氧血症(platypnea-orthodeoxia syndrome,POS)等潜在症状。
【辅助检查】
1.心电图、X线检查 一般无明显异常。
2.超声心动图 可发现左向右分流或右向左分流的卵圆孔未闭。
3.心导管检查 可直接证实卵圆孔未闭的存在。
【诊断与鉴别诊断】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主要靠心脏超声检查来明确诊断。卵圆孔未闭应与小房间隔缺损相鉴别。
【治疗】
PFO合并不明原因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c attack,TIA)或偏头痛等,应给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抗凝剂或抗血小板制剂)、经导管封堵PFO、外科手术关闭PFO。
1.介入治疗 参见本章第二节。
2.手术治疗 多数情况下,外科修补PFO已被介入治疗所替代。
【预后】
本病一旦发现反常栓塞的证据应及时进行治疗,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