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
(一)阳水
1.风水相搏
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麻黄9、杏仁9、防风10、浮萍5、白术10、茯苓12、泽泻10、车前子10、石膏10、桑白皮10、黄芩10
2.湿毒浸淫
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五味消毒饮
麻黄9、杏仁10、桑白皮10、赤小豆15、银花10、蒲公英10、紫花地丁10、紫背天葵10
3.水湿浸渍
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胃苓汤
桑白皮15、陈皮10、大腹皮12、茯苓皮20、生姜皮10、苍术6、厚朴6、草果3、桂枝8、白术12、茯苓12、猪苓6、泽泻10
4.湿热壅盛
分利湿热——疏凿饮子
羌活6、秦艽10、防风10、大腹皮12、茯苓皮15、生姜皮、猪苓10、茯苓12、泽泻10、木通10、椒目3、赤小豆20、黄柏10、商陆3、槟榔6、生大黄6
(二)阴水
1.脾阳虚衰
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
干姜10、制附子10、草果仁5、大腹皮12、白术12、茯苓15、炙甘草6、生姜6、大枣10、泽泻10、车前子10、木瓜12、木香5、厚朴10
2.肾阳衰微
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真武汤
制附子10、肉桂粉3、巴戟天10、淫羊藿8、白术12、茯苓12、泽泻10、车前子10、牛膝10
3.瘀水互结
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桃红四物汤+五苓散
当归9、桃仁10、红花6、赤芍10、川芎6、丹参10、益母草10、凌霄花6、路路通10、桂枝10、制附子10、茯苓12、泽泻10、车前子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