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问诊 登录 注册

医誓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首页 / 医典 / 《中医全科病证》 / 咳嗽

咳嗽

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麻黄8、杏仁10、桔梗10、前胡10、陈皮5、金沸草10、甘草3。

咽痒咳嗽较甚,+细辛、五味子;鼻塞声重较甚,+辛夷、苍耳子;咳痰黏腻、胸闷、苔腻,+法半夏、厚朴、茯苓;素有寒饮伏肺,兼见风寒表证,治以疏风散寒,温化寒饮,改用小青龙汤;表寒未解,里有郁热,热为寒遏,咳嗽声哑,气急似喘,痰粘稠,口渴,心烦,或有身热,+生石膏、桑白皮、黄芩。

2.风热犯肺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桑叶10、菊花10、薄荷8、连翘10、杏仁10、桔梗10、前胡10、浙贝母10、枇杷叶10、甘草3。

肺热内盛,身热较著,恶风不显,口渴喜饮,+黄芩、知母、鱼腥草;热邪上壅,咽痛,+射干、山豆根、牛蒡子、挂金灯;热伤肺津,咽燥口干,舌质红,+南沙参、天花粉、芦根;夏令挟暑,+六一散、鲜荷叶。

3.风燥伤肺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1)温燥——桑杏汤加减

桑叶、杏仁、浙贝母10、前胡10、牛蒡子10、南沙参12、天花粉10、梨皮12、芦根12、薄荷8、淡豆豉5。

津伤较甚,舌干红苔少,+麦冬、北沙参;痰中带血,+白茅根、侧柏叶;痰黏难出,+紫菀、瓜蒌仁;咽痛明显,+玄参、马勃。温燥重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干鼻燥,心烦口渴,改投清燥救肺汤)

(2)凉燥——杏苏散加减

苏叶5、杏仁10、前胡10、紫菀10、款冬花10、百部10、甘草6。恶寒甚,无汗,+荆芥、防风)

内伤

1.痰湿蕴肺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加减

法半夏、陈皮、茯苓10、苍术10、厚朴10、杏仁10、白芥子10、紫苏子10、莱菔子12。

寒痰较重,痰黏白如沫,怯寒背冷,+干姜、细辛、白芥子;久病脾虚,神疲,+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

2.痰热郁肺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

黄芩10、栀子10、知母10、桑白皮10、杏仁10、浙贝母10、瓜蒌12、桔梗10、茯苓、麦冬10、陈皮5。

痰热较甚,咳黄脓痰或痰有热腥味,+鱼腥草、鲜竹沥、薏苡仁、冬瓜子;胸满咳逆,痰多,便秘,+葶苈子、大黄、芒硝;口干明显,舌红少津,+北沙参、麦冬、天花粉。

3.肝火犯肺

清肝泻肺,顺气降火——黛蛤散+黄芩泻白散加减

桑白皮12、地骨皮12、黄芩10、栀子10、牡丹皮10、青黛10、海蛤壳12、紫苏子10、竹茹10、枇杷叶10、粳米30、甘草3。

咳嗽频作,痰黄,+栀子、牡丹皮、浙贝母;肺气郁滞,胸闷气逆,+瓜蒌、桔梗、枳壳;咳时引胸胁作痛明显,+郁金、旋覆花、丝瓜络;痰黏难咳,+海浮石、浙贝母、瓜蒌子;咽燥口干,舌红少津,+北沙参、天冬、天花粉。

4.肺阴亏耗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加减

北沙参10、麦冬10、天花粉10、玉竹12、百合12、桑白皮10、地骨皮10、扁豆10、桑叶8、甘草3。

肺气不敛,咳而气促明显,+五味子、诃子;痰中带血,+牡丹皮、栀子、白茅根、仙鹤草;潮热明显,+功劳叶、银柴胡、青蒿、胡黄连;盗汗明显,+乌梅、煅牡蛎、浮小麦;咳吐黄痰,+海蛤壳、黄芩、知母;手足心热,腰膝酸软,+知母、黄柏、女贞子、旱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