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问诊 登录 注册

医誓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首页 / 医典 / 《中医全科病证》 / 腹痛

腹痛

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

1.寒邪内阻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高良姜6、干姜5、紫苏10、乌药10、香附10、陈皮5。

感受寒湿,恶心呕吐,胸闷,纳呆,身重倦怠,舌苔白腻,+藿香、苍术、厚朴、蔻仁、半夏;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属寒气上逆,用附子粳米汤;腹中冷痛,手足逆冷,身体疼痛,为内外皆寒,宜乌头桂枝汤;少腹拘急冷痛,苔白,脉沉紧,为下焦受寒,宜暖肝煎;实寒积聚,腹痛拘急,大便不通,用大黄附子汤。

2.湿热壅滞

泄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加减

大黄10、芒硝10、厚朴10、枳实10。

燥热不甚,湿热偏重,大便不爽,-芒硝+栀子、黄芩、黄柏;痛引两胁,+郁金、柴胡;心下满痛,腹痛剧烈,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改用大柴胡汤。

3.饮食积滞

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加减

大黄10、枳实10、神曲10、黄芩10、黄连5、泽泻10、白术10、茯苓12。

腹痛胀满,+厚朴、木香;大便自利,恶心呕吐,-大黄+陈皮、半夏、苍术;食滞不重,腹痛较轻,用保和丸。

4.肝郁气滞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0、枳壳10、香附10、陈皮5、白芍12、川芎10、甘草5。

气滞较重,胸胁胀痛,+川楝子、郁金;痛引少腹、睾丸,+橘核、荔枝核、川楝子;肝郁日久化热,+牡丹皮、栀子、川楝子;腹痛肠鸣,气滞腹泻,用痛泻药方;少腹绞痛,阴囊寒疝,用天台乌药散。

5.瘀血内停

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腹逐瘀汤加减

当归10、川芎10、赤芍10、延胡索12、蒲黄6、五灵脂10、没药10、小茴香10、肉桂5、干姜6。

腹部术后作痛,或跌仆损伤作痛,+泽兰、红花、桃仁、三七;瘀血日久发热,+丹参、牡丹皮、王不留行;下焦蓄血,少腹急结,伴有如狂、发狂,用桃核承气汤;胁下积块,疼痛拒按,用膈下逐瘀汤。

6.中虚脏寒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加减

桂枝10、干姜5、附子10、白芍12、炙甘草10、党参12、白术10、饴糖30、大枣10。

胃气虚寒,脐中冷痛,连击少腹,+葫芦巴、荜茇;气血虚弱,腹中拘急冷痛,困倦,短气,纳少,自汗,当归、黄芪;腹中大寒,呕吐肢冷,用大建中汤;腹痛下痢,脉微肢冷,脾肾阳虚,用附子理中汤;大肠虚寒,积冷便秘,用温脾汤;蛔厥,腹痛剧烈,四肢厥冷,伴有吐蛔,用乌梅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