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困难,或有便意,但便而不畅。
(一)实秘
1.热秘
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加减
大黄10、枳实6、厚朴10、火麻仁10、杏仁10、白芍12、白蜜1匙。
大便干结坚硬,+芒硝;口干舌燥,+生地黄、玄参、麦冬;咳喘便秘,+瓜蒌仁、苏子、知母;郁怒伤肝,目赤易怒,+更衣丸或当归龙荟丸;燥热不甚,或药后大便不爽,用青麟丸;痔疮、便血,+槐花、地榆;热势较盛,痞满燥实,用大承气汤。
2.气秘
顺气导滞,降逆通便——六磨汤加减
木香5、乌药10、沉香3、大黄10、槟榔10、枳实6。
腹部胀甚,+赤芍、柴胡、厚朴;气郁化火,便秘腹痛,舌红苔黄,+栀子、龙胆草;七情郁结,忧郁寡言,+白芍、柴胡、合欢皮;肠鸣粪软,黏腻不畅,+皂角子、蚕砂;跌仆损伤或腹部术后,便秘不通,气滞血瘀,+红花、赤芍、桃仁。
3.冷秘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大黄附子汤加减
附子10、细辛3、大黄8。
腹痛较甚,+枳实、厚朴、芍药、甘草;腹部冷痛,手足不温,+高良姜、花椒、小茴香、当归、乌药。
(二)虚秘
1.气虚秘
补脾益肺,润肠通便——黄芪汤加减
黄芪12、麻仁10、陈皮10、白蜜1匙。
排便困难,腹部坠胀,合补中益气汤;气阴两虚,气短懒言,多汗少动,+生脉散;脘腹痞满,纳呆便溏,舌苔白腻,+扁豆、生薏苡仁、蚕砂,或重用生白术;肢倦腰酸,用大补元煎。
2.阴虚秘
滋阴增液,润肠通便——增液汤加减
玄参12、麦冬12、生地12、当归10、玉竹2、沙参12。
口干面红,心烦盗汗,+芍药、知母;阴亏燥结,热盛伤津,大便干结,数日不行,+大黄,或改用增液承气汤;胃阴不足,口渴纳减,用益胃汤;肾阴不足,腰膝酸软,用六味地黄丸。
3.阳虚秘
补肾温阳,润肠通便——济川煎加减
肉苁蓉10、牛膝12、附子10、火麻仁10、当归10、升麻10、泽泻10、枳壳10。
神疲纳差,+黄芪、党参、白术;腹中冷痛,便意频频,排出困难,+肉桂、白芍、甘草、锁阳;老人虚冷便秘顽症,合半硫丸。
4.血虚秘
养血滋阴,润燥通便——润肠丸加减
当归10、生地12、火麻仁10、桃仁10、枳壳10。
大便干结如羊屎,+蜂蜜、柏子仁、黑芝麻;面白,眩晕,+制首乌、熟地黄、枸杞子;气短乏力,排便无力,+黄芪、人参、白术;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生地黄、知母、玄参、麦冬;阴血已复,便仍干燥,用五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