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问诊 登录 注册

医誓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首页 / 医典 / 《中医全科病证》 / 消渴

消渴

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疲倦,或尿有甜味。

上消

肺热津伤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加减

天花粉15、葛根10、麦冬10、生地15、黄芩10、知母10、黄连3、藕汁适量

烦渴不止,小便频数,脉数乏力,用玉泉丸[黄连、葛根、天花粉、知母、麦冬、人参、五味子、生地黄汁、莲子、乌梅、当归、甘草、人乳汁、牛乳汁、甘蔗叶、梨汁、藕汁]或二冬汤[天冬、麦冬、天互粉、黄芩、知母、甘草、人参、荷叶]。

中消

1.胃热炽盛

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加减

生石膏30、知母10、黄连3、栀子10、玄参10、生地30、麦冬15、川牛膝8

大便秘结不行,用增液汤,待大便通后,再服上方;口渴难耐,舌苔少津,+乌梅;阴虚火旺,舌红而干,用竹叶石膏汤;本证亦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

2.气阴亏虚

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加减

黄芪15、党参10、白术15、葛根15、藿香叶10、天冬10、麦冬10、茯苓15、山药15、木香5、甘草5

肺有燥热,+地骨皮、知母、黄芩;口渴明显,+天花粉、生地黄、乌梅;气短汗多,+五味子、山茱萸;食少腹胀,+砂仁、鸡内金。

下消

1.肾阴亏虚

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加减

熟地24、山茱萸10、枸杞子15、五味子6、山药12、茯苓10、泽泻10、牡丹皮10

五心烦热,盗汗,失眠,+知母、黄柏;尿量多而混浊,+益智仁、桑螵蛸;烦渴,头痛,唇红舌干,呼吸深快,用生脉散+天冬、鳖甲、龟甲;神昏、肢厥,脉微细,合参附龙牡汤。

2.阴阳两虚

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20、山茱萸6、枸杞子15、五味子6、山药15、茯苓10、制附子、肉桂3

尿多而混浊,+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金樱子;肢体困倦,气短乏力,+党参、黄芪、黄精;阳痿,+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畏寒,+鹿茸粉0.5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