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问诊 登录 注册

医誓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首页 / 医典 / 《内科学》第9版 / 一、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一、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为适应危重症病人的强化医疗需要而集中必要的人员和设备所形成的医疗组织。它包括四个要素,即危重症病人、受过专门训练和富有经验的医护技术人员、完备的临床病理生理监测和抢救治疗设施以及严格科学的管理,其最终目的是尽可能排除人员和设备因素对治疗的限制,最大程度地体现当代医学的治疗水平,使危重症病人的预后得以改善。

ICU可分为综合型ICU(GICU)或专科ICU,如内科ICU(MICU)、外科ICU(SICU)、呼吸ICU(RICU)等,以适应不同医疗机构、不同专科危重症病人的救治需要。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CCU)或心脏监护病房(cardiac care unit)是ICU中的特例,主要用于治疗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人。当心脏病病人出现多系统和器官功能障碍时,一般转收至其他ICU。

(一)ICU的工作目的和收治范围

ICU的工作目的包括医疗、科研和教学三方面,其中医疗是工作的核心内容,科研是促进专业学术水平发展的基础,教学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和不断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术素养的保证。

ICU的收治对象主要是病情危重,出现一个或数个脏器急性功能不全或衰竭并呈进行性发展,经强化治疗后有可能好转或痊愈的病人。

常见收治的脏器功能不全和衰竭包括:呼吸衰竭、休克、急性肾损伤、心力衰竭、DIC、昏迷等。

(二)ICU的主要监测与治疗手段

对病情的连续监测是ICU工作的重要特点。医务人员借助现代化的方法进行细致的床旁观察。床旁监护系统包括心电、呼吸、无创血压、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无创/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氧代谢监测、呼吸力学、呼出二氧化碳浓度等监测装置。目前ICU的监测设备多采用组合式监护系统(component monitoring system)。

脏器支持治疗是ICU工作的重点内容。氧疗、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技术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最主要的手段;血管活性药物、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人工心室辅助泵、电转复和起搏器的应用是循环支持的重要方法;ECMO是极危重的呼吸和(或)循环衰竭病人的终极支持手段;床旁血液净化技术是纠正严重内环境紊乱的有效措施,用于急性肾、肝衰竭和其他严重代谢异常;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精确的输液控制,合理的营养支持和血糖控制等也是强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ICU的人员建制和组织管理

良好的人员素质和充足的人员配备,是保证ICU工作顺利进行和水平不断提高最重要的因素。医务人员必须接受严格的危重医学培训方可胜任ICU的工作。ICU医生全面负责监护病房的医疗工作。为保证治疗的高效性,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应当相对固定,住院医师可以轮转,但轮转周期不宜短于半年。护理工作在ICU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相对于普通部门,ICU护士的工作质量将更为直接地影响救治成功率。

完善的组织管理是ICU工作协调运转、最大程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必要保证。务必使ICU进入程序化的工作状态,对新收治病人的处理、各班工作内容、交接班、上级医师查房、仪器管理、科研教学工作等,在组织管理上均应制度化。

(四)危重症医学中的伦理学

ICU除了有其他医疗场所面临的常见医学伦理学问题外,由于其特定的环境和病人,相关的医学伦理学问题更为突出,并有其特别之处,经常直接影响诊疗决策。

当面临伦理学问题时,在处理上应遵循如下原则:①将病人利益置于首位,充分尊重病人意见;②进行治疗决策时听取病人亲属的意见,兼顾他们的利益;③注意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④保护医务人员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