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问诊 登录 注册

医誓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首页 / 医典 / 《内科学》第9版 / 二、如何学习内科学

二、如何学习内科学

()如何学好内科学

内科学包含人体各系统和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是整个临床医学的基础。临床医师要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要点,总结归纳,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按照“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认识论,不断深化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临床医师要掌握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从多元化信息资源途径获取循证医学的证据,不断更新疾病相关诊疗指南。学习从海量的数据资源中深度挖掘,发现自己需要的信息。

医生要培养临床思维,掌握医学科学思维方法。临床思维(clinical thinking)指临床医生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对病例进行信息获取、分析推理、判断决策、处理治疗,分析疗效的思维活动方式与过程。它包括医生与病人沟通-获取病史和病人体征-分析与判断病人病情-根据循证医学指南数据与病人个体情况进行匹配和独立分析-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治疗效果评价-根据前一轮治疗效果的反馈对下一轮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如此形成诊疗循环周期。临床思维是科学与经验相结合的实践性智慧,通过反思总结每一个病例,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得来。

医生要拓宽视野,掌握医学的科学与艺术。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生命科学出现细胞学、基因学等重大突破。从基因图谱,到多脏器联合移植,甚至人工心脏,医学似乎无所不能。借助新仪器、新药物,临床医生增加了对抗疾病的利器。但医生不能成为高科技的附属品,医学的最终目标是呵护健康、解除病痛。医生面对病人的时候,需要语言的交流、细致的望闻问切,不仅为全面采集病史,也传达了对病人的关怀。综合运用医学科学知识、社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等进行综合判断与决策,这不仅是一种逻辑推理判断,甚至包括直觉与顿悟判断。这就是被人们赞誉的“医学的科学与艺术”境界。

(二)培养优秀医生的基本素质

新时代的优秀医生,大多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习惯,例如:始终不忘初心,牢记医者使命,对病人高度负责,对工作对事业高期望,特别善于学习,努力把医学的新理念、新技术运用到自己的医疗实践,不断完善自我,幸福指数很高,健康快乐。医学生今天在医学院的学习,是为明天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做好准备,要在学习内科学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更注意培养自己从事医疗工作的基本素质,向优秀医务工作者学习:

1.为病人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古代先哲把医生定义为怀怜悯之心济天下的圣人形象。当今社会,医生也要一切以病人利益为最髙。既然选择医学作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就要永记医学生誓言,初心和使命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幸福,在未来的从医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 的健康服务,一切为了病人。

2.高期望  在医务工作者队伍里,总可以看到有一些对工作、对病人很有责任感的优秀医生,他们好像是与生俱来充满着激情,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病人,热爱自己的医院,对新事物总是充满兴趣,乐观向上,满满的正能量感染着周围的同事。他们不仅对自己总是高标准,高要求,高期望,而且对病人也是高期望,高关怀。他们满怀梦想,追求人生意义感。这种性格或者说是长期养成的习惯,好像与人的年龄无关,无论是刚刚入职的实习医生,还是久经临床磨炼、医疗经验丰富的中年医生,甚至看到一些年近退休的老年医师,对医疗工作也是热情洋溢,忘记年龄。

3.善学习  新时代的优秀医生特别爱学习,善于学习,高效学习。当今时代是一个飞速变化、信息爆炸、人们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作为医生要站在时代的前面,必须不断地学习。身边许多优秀医生,成长的速度很快,与他们爱学习的习惯分不开。他们在生活中对新事物永远保持高敏感,能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学习医疗的新技术、新理念、新进展。优秀医生的学习更倾向于深度学习,他们大多具备高学习力,不是简单接受式学习,对任何新的东西都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深入理解和分析,联系自己的临床工作实际。对于国外传来的许多新理论、新技术、新指南,也会发现其中不适合我国国情之处,能够批判性地学习和应用。

4.肯实践  医学生学习医学技能一般都是从模仿、练习开始,逐步熟悉技术,然后尝试用于自己的临床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逐步达到娴熟自如。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发现问题,灵活地运用 知识技术促进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站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思维高度,研究新时代环境条件下的诊疗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