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毛滴虫是寄生于肠道的鞭毛虫,多见于盲肠与结肠,可引起腹泻等临床症状,故又称为肠滴虫病。本病全年散发,以夏秋季为多。起病可缓可急,病程由数小时以至20余年不等。腹泻为主要症状,稀糊便,可有黏液但脓血便少见。每天数次至十余次。伴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约1/5患者有中至低度发热,高热罕见。少数患者表现为腹泻、便秘交替。
验方一:苦参汤(王鸿祉)
【组成】苦参25g,蛇床子15g,黄柏20g,苍术10g,木香10g,槟榔10g,半夏10g,白术10g,陈皮5g,甘草5g。
【用法】将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功用】清热燥湿,杀虫止痢。
【主治】肠道滴虫病。
【加减】如下焦湿热,加白芍、甘草、黄连;发热者加白头翁、金银花、连翘;湿热重者加苍术、薏米、车前子、藿香;脾虚型重用二术,加地榆、诃子、乌梅、芡实;纳呆,完谷不化加焦三仙、鸡内金;肾虚加四神丸。
验方二:马齿苋合剂(姚尊华)
【组成】马齿苋25~50g,萹蓄25~40g,苦参25~40g。
【用法】将上药水煎取汁200ml,每日早晚空腹温服。
【功用】清热解毒,利水杀虫,燥湿止痢。
【主治】滴虫性肠炎。
【加减】如腹痛发热,粪便臭带脓血,心烦口渴,舌红苔厚腻,属湿热偏重者,可加白鲜皮20g,大黄15g,五倍子10g;如肠鸣腹痛,大便清稀有脓血,下肢有冷感,舌苔白而腻,脉沉细属寒湿较明显者,可加诃子15g,石榴皮10g,吴茱萸12g。如神疲乏力,腹胀肠鸣,粪便如水样,面色萎黄,舌苔白,脉缓虚明显者,可加生山药50g,补骨脂15g,鸡内金20g。
验方三:燥湿健脾汤(床永明)
【组成】苦参12g,白鲜皮12g,苦楝根皮10g,秦皮12g,蛇床子12g,党参15g,生百部12g,炒白术12g,砂仁3g,云茯苓12g,木香6g,黄芪15g。
【用法】将上药水煎,分2次口服,每日1剂。
【功用】燥湿健脾,杀虫止泻会,热镇痛。
【主治】滴虫性肠炎。临床可见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四大主要症状,查体一般无阳性体征,大便镜检,有肠滴虫。
验方四:灭滴汤(陈天祥)
【组成】槟榔9g,生百部6g,苦楝根皮9g,石榴皮6g,苦参片9g,土乌梅6g。
【功用】清热燥湿,杀虫止泻,祛风消积。
【主治】滴虫性肠炎。
验方五:百部苦参合剂(李仙娟)
【组成】生百部25g,苦参20g,白头翁10g,苦楝根皮9g,乌梅10g,槟榔10g,蛇床子15g,云茯苓10g,生甘草5g。
【用法】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3~4次口服。每日1剂。5剂为1个疗程。
【功用】清热燥湿,杀虫止泻。
【主治】肠道滴虫病。
【加减】若气血两虚者,可加党参、黄芪、当归各10g;若食欲减退者,可加焦三仙、神曲、鸡内金各10g;若发热者、加柴胡10g、金银花、连翘各2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