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肠炎是由霉菌侵袭肠道黏膜引起的一种溃疡性伪膜性肠道炎症。造成霉菌性肠炎常见的致病菌是白色念珠菌。它除引起肠炎外,对整个消化道都可侵犯。本病一般只限于抵抗力被疾病或药物消弱的患者,多见于因肿瘤而行放化疗的病人,以及长期接受抗生素或激素治疗、有糖尿病等消耗性慢性疾病、长期营养不良的人群。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特点是虚实夹杂,标本俱急。既有脾虚之本,又有湿热邪毒内蕴于大肠之际。本篇辑录验方如下:
验方一:参白丸(散)(王建中)
【组成】苦参、云南白药。
【用法】散剂苦参2g,云南白药1g,共拌匀为1次量,每日早晚温开水各送服1次。丸剂由苦参与云南白药按2:1的比例用药,以苦参煎浓汁制成流浸膏再与云南白药调和为丸,每丸重0.5g,每次2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30天为1疗程。服药1疗程后作大便培养1次,如仍有白色念珠菌生长,可继续第2个疗程治疗。
【功用】杀虫燥湿,止血祛瘀,解毒止痒。
【主治】霉菌性肠炎。
验方二:抗霉止泻汤(彭光辉)
【组成】丁香6g,肉桂3g,升麻、莲子肉、葛根,乌梅、肉豆寇、苦参、赤石脂、寒水石各9g。
【用法】将上药水煎2次后合并药液,分3次口服,每日1剂。小儿减半。
【功用】益肾固涩、健脾止泻、清热解毒。
【主治】霉菌性肠炎。
验方三:健脾解毒汤(周萍)
【组成】炙黄芪5g,淮山药6g(炒),莲肉6g,补骨脂4g,鸡内金3g,炒麦芽6g,土茯苓10g,大叶桉叶6g,炙甘草2g,苦参5g,银花3g。
【用法】每日1剂,每剂煎2次,混合2次药液分3次口服(此为3岁左右儿童剂量,1岁左右儿童及4岁以上患者酌情加减剂量)。
【功用】补脾益气,清热燥湿,制霉解毒。
【主治】霉菌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