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问诊 登录 注册

医誓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首页 / 讲经 / 《黄帝内经》第2讲:阴阳学说的运用

《黄帝内经》第2讲:阴阳学说的运用

方子老

一、阴阳的原始本义及延伸

远古时代,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运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易传·系辞下》)的取象思维,发现太阳能照的地方总是万物生长的快的地方,相反,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要么植物不生长,或者生长的很慢、很小。人们就把前者叫着“阳”,后者叫着“阴”。最初“阳”的象形字就是一个太阳照在山坡上,“阴”字就是半个月亮照在山坡上。后来,尽管“阳”和“阴”的写法在不断的演变,但其基本含义没有变。如《诗经·大雅》说:“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中阴阳一词,即指日光的向背而言。《说文解字》对阴阳的原始涵义进行总结说:“阴,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从阜,阴声。”“阳,高明也。从阜,昜声。”即山南水北为“阳”。因为在我们中原大地,基本上是山的南面是阳光照射的地方。

不仅如此,经过社会生活实践的不断扩展,人们还把阴阳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西周末年,贤哲们就开始用阴阳来分析、阐释一些难以理解或不能直接观察的复杂事物变化的机理。如《国语·周语》记载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发生地震,周太史伯阳父用阴阳观念解释地震,以阴阳失序分析“川源必塞”,由此导致西周必亡的社会政治问题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可见,西周晚期,人们已用阴阳二气的运动来解释节气、地震等多种自然现象,阴阳已由具体的物象升格为天地之气,并对阴阳二气的运动规律有所认识。如《易经》,虽然没有“阴阳”二字,但却蕴涵着丰富的与阴阳有关的卦符,它将阴和阳分别用阴爻“--”和阳爻“—”的符号加以表示,并演绎为爻辞,每卦都由阴爻和阳爻两种符号组成。当时的哲学家就用符号阴阳来阐释纷繁的物质世界和复杂的社会现象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学术空前繁荣,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作为哲学理论的阴阳学说也逐渐形成。首先是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如《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淮南子·天文训》解释道:“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即“一”为混沌之气,气自身又分为阴阳两种,阴阳二气相互交感产生万物。由此老子肯定了宇宙万物都包含着对立的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互相作用、互相冲荡,而以和谐为最佳状态。战国时期,阴阳不仅被用于阐发宇宙生成论的思想,而且更多地运用在宇宙构成、运行法则方面。《管子·四时》明确指出:“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管子·乘马》说:“春夏秋冬,阴阳之更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变化也。”认为阴阳变化是宇宙有节律运动的最根本的原理与法则,阴阳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万物的生长收藏也受阴阳的支配。“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秋者,阴(阳)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阴(阳)气毕下,故万物藏”(《管子·形势解》)。

《易传》在广泛总结先秦诸子思想的基础上,以阴阳范畴来解说卦象、爻象以及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并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

这些都说明先哲们已经把阴阳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视为宇宙的一种基本规律,不但认识到存在于事物内部的阴阳两方面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还认识到阴阳双方的对立统一、相互转化关系,并且运用阴阳双方的这一关系解释宇宙万物的形成,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说,这时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阴阳学说已经形成。

二、《内经》关于阴阳概念和阴阳法则的论述

从战国到秦汉时期,阴阳学说被逐渐引入于医学领域,并与中医理论中许多具体学术内容相结合,熔铸成一体,形成了既源于哲学认识,又有所不同的中医学的阴阳学说,《黄帝内经》的成书可谓其标志。

《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的论述主要集中在《阴阳应象大论篇》及《阴阴离合论篇》。其重要经文如下:

1.《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2)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3)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4)阳化气,阴成形。

(5)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6)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7)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8)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9)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10)味浓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浓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11)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12)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13)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14)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15)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16)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17)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18)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19)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20)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引之。

2.《阴阴离合论篇第六》

(1)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复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2)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3)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冲冲,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其他还有《天元纪大论》、《宝命全形论》等篇目。

以上经文指出:阴阳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是万事万物的纲领,是事物变化的起源,也是新生与消亡的根本,自然界的无穷奥秘都在其中;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无论是地之九州,还是人体九窍、五脏以及十二肢节,都是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相贯通的;天气下交,地气上迎,阴阳相互交通,才能产生万物。还未出地面的为阴处,又称为阴当中的阴,若已经出了地面,就称为阴当中的阳。阳气给万物以生机,阴气使万物成形,这些就是阴阳之气的变化规律;就人体而言,阳气在白天时保护人身的外部,早晨阳气开始产生,中午阳气旺盛,下午阳气开始衰退,汗孔关闭,这就是人体阴阳之气的运行规律。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状态,是阴阳两方面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结果,一旦人体的阴阳关系失调,正常的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就会导致阴阳的偏盛偏衰而引起疾病。

三、阴阳学说的临床运用

(一)指导诊病辨证

从《黄帝内经》的论述来看,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对于任何疾病,无论其病情如何复杂多变,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诊断,正所谓“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高明的医生都无不如此,如名医罗谦甫曾医治过一姓李患者。此人在四月份的时候感染了伤寒,发病九天。医生们都当做阴证来治疗,给他用了很多大热的附子理中丸,可是病人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家人又给他换了医生,这些医生又要当做阳证去治疗。李姓家人看到众医生犹疑不定的样子就更不敢让病人服药了。罗谦甫看后,认定是阳证。他说,凡是阳证的人,身体一定会大热,但手足不凉,躺在那里不会不舒服,起来也会很有力量,不怕冷,怕热,不呕吐,不腹泻,口渴,烦躁,失眠,能吃,脉象浮大而数;凡是阴证的人,身体不发热,而手足发凉,怕冷、蜷卧、面向里,不喜欢吵闹,有的人会拿衣服来盖在身上,不烦,也不渴,也不想吃东西,小便频,大便稀,脉象沉细而微迟。病人脉象沉数,足有六七至,晚上睡不着觉,喜欢喝冷水,这都是阳证的表现。后来按阳证投药,病人果然三幅药就痊愈了。

(二)指导治疗立法

气属阳,脏腑之气与阳本为一体,正如《生气逋天论》所云:“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经》旨初生之气曰气,气盛之时则曰阳气,故后世称“气为阳之渐,阳为气之盛”。阳气虚衰必由脏腑气虚日久不复所致。因此此类阳气虚衰的病人应采用补阳之法,而补阳又必以补益五脏之气为基础,使其气盛阳复。如何补五脏之气,则应依据五脏不同的生理特点而确立。再如偏瘫是脑卒中后遗留的主要功能障碍。长期以来,针刺一直是治疗中风偏瘫的主要手段,对脑卒中后各个时期的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在偏瘫病人的恢复过程中,大约有80%左右在发病后3周开始出现患肢痉挛,如果失治、误治,让痉挛状态持续下去,则会阻碍正常运动模式的重建,影响临床疗效的提高。如果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表现为肢体一侧弛缓,一侧拘挛,当属阴急阳缓,针刺就应采用泻阴补阳之法。

(三)归纳药物性味,指导临床用药

如张景岳根据《黄帝内经》的阴阳法则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所谓“阴中求阳”,现在看来,就是指慢性病肾阳虚者,在温补肾阳之同时,一定要兼以养阴,即将补阳药寄托于滋阴药之中,亦即“刚柔相济”,“阴阳双补”之意。因为肾为水火之脏,内藏肾阴和肾阳,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久病不愈往往阴虚及阳。因此在治疗上必须采用温柔养阳之法。若单用温补肾阳之剂,必致耗伤肾阴,出现阴伤而阳炽的结局。“阴中求阳,之法源于《金匾要略》的八味肾气丸。《景岳全书》之右归饮,右归丸,则是其进一步发展。这一治法的主要药物是:肉桂、附子、鹿角、巴戟天、淫羊蕾、肉从蓉、杜仲以及熟地黄、山药、山黄肉、构祀、龟版等。张某,男,42岁。患慢性肾小球肾炎5年,腰痛,浮肿反复发作,2周前,因劳累着凉病情再度反复。刻诊:腰部酸痛,浮肿,腰以下肿甚、尿少、尿量每日不足500ml,体倦,纳呆,四肢不温,便溏,舌苔白,脉沉细无力,尿常规:蛋白(++),RBC(+),证属脾肾阴虚,水湿泛溢,予温补脾肾,化气行水,药用:制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淫羊藿、党参、白术、茯苓、泽泻、木香。服药后,腰痛及浮肿减轻,尿量增多,日尿量约1000ml左右。上方加熟地,9剂后,诸证明显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