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和诊断】
AS、反应性关节炎、PsA等已有分类标准。然而,这些标准不利于早期诊断。2009年及2011年ASAS先后提出了新的脊柱关节炎分类,即分为中轴型SPA和外周型SPA两类,核心内容如下:
1.中轴型SpA分类标准 对于腰背痛至少持续3个月,发病年龄小于45岁的病人,若符合以下任何一条标准,即可诊断为脊柱关节炎:①影像学提示骶髂关节炎且伴至少有1项SpA的临床特征;②HLA-B27阳性伴至少2项其他SpA临床特征。
SpA临床特征包括:①炎性腰背痛;②关节炎:指曾经或目前存在由医生确诊的急性滑膜炎;③附着点炎:指曾经或目前存在跟腱插入部位或足底筋膜的自发疼痛或压痛;④由眼科医师确诊的前葡萄膜炎;⑤曾经或目前由医生确诊的指(趾)炎;⑥银屑病:指曾经或目前由医生确诊的银屑病;⑦曾经或目前由医生确诊的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⑧对NSAIDs药物反应良好:指服用足够剂量的NSAIDs药物24~48小时后,腰背痛缓解或消失;⑨有SpA家族史,直系或2级亲属中患有AS、银屑病、葡萄膜炎、反应性关节炎或炎症性肠病等;⑩HLA-B27阳性:经过标准的实验室技术检测阳性;C反应蛋白升髙。
有关影像学提示骶髂关节炎仅需符合下述的任何一条:①X线可见的骶髂关节炎,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双侧2~4级病变,单侧3~4级病变;②MRI提示的活动性(急性)骶髂关节炎,即明确的骨髓水肿及骨炎。
按2009年重新定义的炎性腰背痛筛选标准,下述5项中满足4项者即可诊断为炎性腰背痛:①腰背痛发生于40岁以前;②隐匿性发作;③运动后可改善;④休息后无缓解;⑤夜间痛,起床后可缓解。
2.外周型SpA分类标准 该标准覆盖了无影像学表现和有影像学表现的临床类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79.5%和83.3%。外周型SpA的分类标准描述如下:对于目前无炎性背痛,仅存在外周症状的病人,出现有关节炎、肌腱端炎或指(趾)炎中任一项时,加上如下其中一种情况就可作出分类:
(1)加上以下任一项SPA临床特征:①葡萄膜炎;②银屑病;③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④前驱感染;⑤HLA-B27阳性;⑥影像学提示慨髂关节炎。
(2)加上以下至少2项其他SpA临床特征:①关节炎;②肌腱端炎;③指(趾)炎;④炎性背痛既往史;⑤SPA家族史。
【治疗】
病人教育是争取良好预后的关键,近年来强调要戒烟。有关药物治疗,2016年ASAS对中轴型SpA者强调:
1.NSAIDs 是治疗有疼痛和晨僵的axSPA病人的一线用药;病情活动、有临床症状的病人需要NSAIDs持续治疗,有禁忌证和(或)不能耐受的病人,可以考虑应用如对乙酰氨基酚和阿片类药物等镇痛药。
2.TNF抑制剂 符合2009年ASAS的axSpA分类标准病人可适用。目前推荐在至少经2种NSAIDs足量治疗2~4周疗效不佳的病人可以使用该类药物。
3.DMARDs 对外周关节受累病人,需使用一种DMARDs药物规律治疗,优选柳氮磺吡啶;至少要使用12周。
2012年,由国际ASAS组织提出脊柱关节炎(spondyloarthritiS,SpA)的一般治疗目标以及达标治疗(treat to target,T2T)策略,2017年更新后强调T2T的6条首要原则、11条达标治疗。具体推荐如下:
首要原则是:①通过评估疾病活动度并据此调整治疗的达标治疗可以改善预后;②治疗目标必须基于病人和风湿病专家的共同决策;③通过评估疾病活动度并据此调整治疗的达标治疗可以改善预后;④SpA和PsA是多系统受累的疾病;肌肉骨骼和关节外表现的治疗应该由风湿病专家和其他专家(如皮肤病专家、胃肠专家,眼科专家)按需协调;⑤SpA或PsA病人治疗目标为通过控制症状和体征、阻断结构损伤、保留正常功能、避免药物毒性以及使并发症最少化,达到最佳的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和社会参与;⑥消除炎症对于达到这些目标很重要。
达标治疗的推荐是:①治疗目标应该是肌肉骨骼[关节炎、指(趾)炎、肌腱端炎、中轴疾病]和关节外表现的临床缓解/不活动的疾病状态;②治疗目标应该基于疾病当前的临床表现而个体化;确定达到目标所需时间时应该考虑到治疗方式对目标的影响;③疾病的临床缓解/不活动定义为不存在与疾病活动显著相关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査证据;④低/极低的疾病活动可以作为替代治疗目标;⑤疾病活动度评估应该基于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急性期反应物;⑥临床中应该做到通过对肌肉骨骼的疾病活动度评估以及皮肤和(或)其他相关的关节外表现的评估来确定治疗目标并且指导治疗决策;⑦中轴型SpA优选ASDAS作为评估工具,而PsA则应该考虑DAPSA或MDA来确定目标;⑧目标和疾病活动度评估的选择应该要考虑到并发症、病人因素和药物相关风险;⑨除了临床和实验室评估,临床治疗中也可以考虑影像学结果;⑩目标一旦达到,理论上应在疾病全过程保持;⑪应适当告知病人参与到治疗目标以及达到目标计划所使用策略的风险和获益的讨论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