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和GD都属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血清存在针对甲状腺的自身抗体,甲状腺存在浸润的淋巴细胞。但是甲状腺炎症的程度和破坏的程度不同,GD的甲状腺炎症较轻,以TSAb引起的甲亢表现为主;AIT则是以甲状腺的炎症破坏为主,严重者发生甲减。AIT和GD具有共同的遗传背景,两者的甲状腺功能可以相互转化,桥本甲状腺毒症即是一种转化的形式,GD的甲亢和桥本甲状腺炎的甲减交替出现。
AIT包括:①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是AIT的经典类型,1912年由日本学者HakaruHashimoto首次报告;甲状腺显著肿大,50%伴临床甲减。②萎缩性甲状腺炎(atrophic thyroiditis,AT):过去也称为特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原发性黏液性水肿。甲状腺萎缩,大多数伴临床甲减。TSH受体刺激阻断性抗体(TSBAb)与AT引起的甲减有关。③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炎(euthyroid thyroiditis,ET):此型甲状腺炎仅表现为甲状腺淋巴细胞局灶浸润,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或(和)TgAb]阳性,但是甲状腺功能正常或者存在亚临床甲减。④无痛性甲状腺炎(painless thyroiditis):也称安静性甲状腺炎(silent thyroiditis),这个名称是相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疼痛特征命名的。此类甲状腺炎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甲状腺浸润,部分病人发展为永久性甲减。⑤产后甲状腺炎(postpartum thyroiditis,PPT):发生在妇女产后。约有20%的PPT发展为永久性甲减。⑥药物性甲状腺炎:也属于无痛性甲状腺炎,胺碘酮、IFN-α和IL-2等药物都屡有报告。⑦桥本甲状腺毒症(Hashitoxicosis):临床表现为桥本甲状腺炎,但是病程中甲亢和甲减交替出现。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占优势时发生甲亢;甲状腺刺激阻断性抗体(TSBAb)占优势时发生甲减。
本节重点介绍桥本甲状腺炎、萎缩性甲状腺炎。
【病因】
HT甲状腺滤泡破坏的直接原因是甲状腺细胞凋亡。浸润的淋巴细胞有T细胞和B细胞,表达Fas-L。T细胞在甲状腺自身抗原的刺激下释放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等),后者刺激甲状腺细胞表面Fas的表达。Fas与Fas-L结合导致甲状腺细胞凋亡。由于参与的细胞因子都来源于Thl细胞,所以HT被认为是Thl细胞导致的免疫损伤。TPOAb和TgAb都具有固定补体和细胞毒作用,也参与甲状腺细胞的损伤。TSH受体刺激阻断性抗体(TSBAb)占据TSH受体,促进了甲状腺的萎缩和功能低下。碘摄入量是影响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随碘摄入量增加,本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特别是碘摄入量增加可以促进隐性的病人发展为临床甲减。流行病学前瞻研究和自发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动物模型(SAT小鼠)都证实了这一观点。
【病理】
HT甲状腺坚硬,肿大。正常的滤泡结构广泛地被浸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其淋巴生发中心代替。甲状腺滤泡孤立,呈小片状,滤泡变小,萎缩,其内胶质稀疏。残余的滤泡上皮细胞增大,胞浆嗜酸性染色,称为Askanazy细胞。这些细胞代表损伤性上皮细胞的一种特征。纤维化程度不等,间质内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发生甲减时,90%的甲状腺滤泡被破坏。
【临床表现】
本病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国外报告患病率为1%~2%。发病率男性0.8/1000,女性3.5/1000,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4倍,高发年龄在30~50岁。我国学者报告患病率为1.6%,发病率为6.9/1000。如果将隐性病例包括在内,女性人群的患病率高达1/30~1/10。国内外报告女性人群的TPOAb的阳性率为10%左右。本病早期仅表现为TPOAb阳性,没有临床症状。病程晚期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即甲状腺功能正常的AIT。HT多数病例以甲状腺肿或甲减症状首次就诊。HT表现为甲状腺中度肿大,质地坚硬,而萎缩性甲状腺炎(AT)则是甲状腺萎缩。
【实验室检査】
甲状腺功能正常时,TPOAb和TgAb滴度显著增高,是最有意义的诊断指标。发生甲状腺功能损伤时,可出现亚临床甲减(血清TSH增高,TT4、FT4正常)和临床甲减(血清TSH增高,血清FT4、TT4减低)。131I摄取率减低。甲状腺扫描核素分布不均,可见“冷结节”。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可见浸润的淋巴细胞。
【诊断】
凡是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特别是伴峡部锥体叶肿大,不论甲状腺功能有否改变,都应怀疑HT。如血清TPOAb和TgAb显著增高,诊断即可成立。AT病人甲状腺无肿大,但是抗体显著增高,并且伴甲减的表现。部分病例甲状腺肿质地坚硬,需要与甲状腺癌鉴别。
【治疗】
本病尚无针对病因的治疗措施。限制碘摄入量可能有助于阻止甲状腺自身免疫破坏进展。仅有甲状腺肿、无甲减者一般不需要治疗。左甲状腺素(L-T4)治疗可以减轻甲状腺肿,但是尚无证据表明有阻止病情进展的作用。临床治疗主要针对甲减和甲状腺肿的压迫症状。针对临床甲减或亚临床甲减主要给予L-T4替代治疗,具体方法参见甲减章节(见本篇第十一章)。甲状腺迅速肿大、伴局部疼痛或压迫症状时,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30mg/d,分3次口服,症状缓解后减量)。压迫症状明显、药物治疗后不缓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发生术后甲减的概率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