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问诊 登录 注册

医誓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首页 / 医典 / 《内科学》第9版 / 三、外周血管疾病

三、外周血管疾病

严重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生与帕纳替尼、尼洛替尼等化疗药物相关,在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发生率仍高达30%。外周动脉疾病可能在治疗的第一个月出现,也可能在治疗结束的几年后出现。对病人外周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很重要,评估内容包括危险因素、临床检查及踝肱指数测量。裸肱指数测量是指踝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可以判断缺血严重程度。接受过淋巴瘤或头颈部肿瘤放疗的病人,应在放疗结束后第5年行脑血管超声检查,若检查结果异常,则至少每5年复查一次。

无症状或仅存在间歇性跛行的病人,需严格控制危险因素并定期血流动力学随访。对于症状性外周血管疾病,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严重的外周动脉疾病,应综合肿瘤学、心脏病学、血液病学及血管外科学多学科专家意见,可根据病人个体化情况,考虑血运重建术。严重的颈动脉狭窄,可考虑置入支架或外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