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脊痛”,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
1.寒湿
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加减
甘草10、干姜6、桂枝10、牛膝10、茯苓12、白术10、独活10、牛膝10。
寒邪偏盛,+附子、川乌、细辛;湿邪偏盛,痛引下肢,酸重无力,+苍术、厚朴、薏苡仁、防己、五加皮、蚕砂;风湿相合,腰痛引及肩背、腿膝,+防风、独活、秦艽。
2.湿热
清热利湿,舒筋止痛——四妙丸加减
黄柏10、苍术10、薏苡仁20、海桐皮15、络石藤10、防己10、萆薢10、川牛膝10。
伴小便热赤,量少,+泽泻、木通、白茅根、车前草;湿热蕴久,耗伤阴津,口咽干燥,手足心热,舌质红,+生地黄、知母、女贞子、旱莲草。
3.瘀血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身痛逐瘀汤加减
当归12、川芎6、桃仁10、红花6、䗪虫6、香附10、没药10、五灵脂10、地龙10、川牛膝10、秦艽10、羌活10、香附10。
腰痛日久,肾虚,+杜仲、续断、狗脊、桑寄生;兼有风湿,身体困重,阴雨天加重,+独活、秦艽;腰痛引胁,+柴胡、郁金;有跌仆、扭伤、挫闪史,+乳香、青皮。
4.肾虚
(1)肾阴虚
滋补肾阴,濡养筋脉——左归丸加减
熟地20、枸杞子15、山茱萸6、山药15、龟甲胶15、菟丝子10、鹿角胶10、牛膝10;肾阴不足,相火偏亢,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虚劳腰痛,日久不愈,阴阳俱虚,阴虚内热,用杜仲丸[杜仲、龟甲、黄柏、知母、枸杞子、五味子、当归、芍药、黄芪、补骨脂、猪脊髓]。
(2)肾阳虚
补肾壮阳,温煦经脉——右归丸加减
制附子10、肉桂3、鹿角胶10、杜仲10、菟丝子10、熟地20、山药15、山茱萸6、枸杞子10、当归10。脾气亏虚,甚或脏器下垂,+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无明显阴阳偏盛,用青娥丸[补骨脂、杜仲、胡桃肉、大蒜头];房劳过度而至肾虚腰痛,用河车大造丸[紫河车、熟地黄、人参、白术、当归、枸杞、茯苓、白芍、黄芪、川芎、杜仲、牛膝、山药、肉桂、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