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135mmol/L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与体内总钠量无关。
1.缺钠性低钠血症 即低渗性失水。体内的总钠量和细胞内钠减少,血清钠浓度降低。
2.稀释性低钠血症 即水过多,血钠被稀释。总钠量可正常或增加,细胞内液和血清钠浓度降低。
3.转移性低钠血症 少见。机体缺钠时,钠从细胞外移人细胞内。总体钠正常,细胞内液钠增多,血清钠减少。
4.特发性低钠血症 多见于恶性肿瘤、肝硬化晚期、营养不良、年老体衰及其他慢性疾病晚期,亦称消耗性低钠血症。可能是细胞内蛋白质分解消耗,细胞内渗透压降低,水由细胞内移向细胞外所致。
5.脑性盐耗损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CSW) 由于下视丘脑或脑干损伤导致下视丘脑与肾脏神经联系中断,导致远曲小管出现渗透性利尿,血钠、氯、钾降低,尿中含量增高。
任何存在神经系统受损的病人,在发生低钠血症时均应鉴别CSW和SIADH。前者血容量降低,伴有失水症状,血浆渗透压降低,尿钠和氯显著升高;后者血容量增多,血浆渗透压和中心静脉压降低,因此容量消耗是诊断CSW的鉴别要点,血AVP升高可用于评价血容量减少的程度。
【诊断与治疗】
参阅低渗性失水、水过多和水中毒部分。转移性低钠血症少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低钾血症,治疗以去除原发病和纠正低钾血症为主。特发性低血症主要是治疗原发病。
严重高脂血症、高蛋白血症等可引起“假性低钠血症”,主要应针对原发病因治疗。
对于颅内疾病引起的CSW,可补充晶体电解质和水,必要时应用AVP拮抗剂,如托伐普坦、考尼伐坦、莫扎伐普坦等。此外可用皮质醇(fludrocortisone)每次0.05~0.1mg,每日2次,但不宜长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