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问诊 登录 注册

医誓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首页 / 医典 / 《内科学》第9版 / 第二节 原发性血小板増多症

第二节 原发性血小板増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髙而功能异常,骨髓中巨核细胞增殖旺盛,50%~70%病人有JAK2 V617F基因突变。也称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病人早期可能无任何临床症状,仅在做血细胞计数时偶然发现。出血或血栓形成为主要临床表现,可有疲劳、乏力,脾大。

【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血小板(1000~3000)xlO9/L,涂片中血小板聚集成堆,大小不一,偶见巨核细胞碎片。聚集试验中血小板对胶原、AD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聚集反应下降,对肾上腺素的反应消失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白细胞增多,为(10~30)xl09/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如半固体细胞培养有自发性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eg)形成,则有利于本病的诊断。

2.骨髓检查  各系明显增生,以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增生为主,巨核细胞体积较大,多为成熟型。骨髓活检有时伴轻至中度纤维组织增多。

3.基因检查  半数以上的ET病人存在JAK2 V617F突变。

4.细胞遗传学检查  有助于排除其他的慢性髓系疾病,如Ph染色体阳性有助于诊断CML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1.主要标准  ①血小板计数持续≥450xl09/L;②骨髓活检示巨核细胞高度增生,胞体大、核过分叶的成熟巨核细胞数量增多,粒系、红系无显著增生或左移,且网状纤维轻度(1级)增多;③不能满足MDS、BCR-ABL·CML、PV、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及其他髓系肿瘤的诊断标准;④有JAK2CALRMPL基因突变。

2.次要标准  有克隆性标志或无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的证据。

符合4项主要标准或前3项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即可诊断ET。

(二)鉴别诊断

1.继发性血小板増多症  见于慢性炎症性疾病、急性感染恢复期、肿瘤、大量出血后、缺铁性贫血、脾切除术后或使用肾上腺素后。

2.其他MPNs(PV、CML、MF鉴别见各章节)

【治疗】

年龄<60岁,无心血管疾病史的低危无症状病人无需治疗;而年龄>60岁,和(或)有心血管疾病史的高危病人则需积极治疗。

1.抗血小板,防治血栓并发症  小剂量阿司匹林50~100mg/d;ADP受体拮抗剂(噻氯匹啶与氯吡格雷);阿那格雷。

2.降低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1000xl09/L,骨髓抑制药首选羟基脲每日15mg/kg,可长期间歇用药。干扰素300万U/m2,每周3次,皮下注射,可用于孕妇。血小板单采术(plateletpheresis)可迅速减少血小板量,常用于妊娠、手术前准备以及骨髓抑制药不能奏效时。

【预后】

进展缓慢,多年保持良性过程。有反复出血或血栓形成者,预后较差。少数病人可转化为其他类型的MP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