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发生于耳前或耳后的瘘管。发生于耳前者称为耳前瘘,发生于耳后者称为耳后瘘。未染毒的耳前瘘,一般无自觉症状。若染毒,则局部红肿疼痛,且反复发作。瘘管可为单侧,也可为双侧。耳后瘘管常流出清洗脓液,经久不愈,且多伴有耳内流脓。
1.禀赋不足,复感邪毒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五味消毒饮加减
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紫贝天葵,热毒甚+黄连,血热+丹皮、赤芍;成脓排泄不畅+穿山甲、皂角刺
2.气血耗伤,邪毒滞留
益气养血,托毒排脓——托里消毒散加减
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白芍、川芎、当归、金银花、桔梗、白芷、皂角刺
外治:外敷、切开排脓、挂线疗法、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