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问诊 登录 注册

医誓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首页 / 讲经 / 《黄帝内经》第4讲:藏象学说

《黄帝内经》第4讲:藏象学说

方子老

一、藏象学说的形成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其理论形成最早源于《周易》象的理论和方法。《周易》卦象、爻数代表宇宙的统一整体,六十四卦为阴阳二爻的六层结构,反映了宇宙间事物联系变化发展的整体画面,是天地人三才与时空统一的整体系统。此外,五行模型构建的整体系统框架,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藏象理论的整体观。

藏象学说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早在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宰杀猎物及解剖战后的尸体,即对动物及人体内部器官进行了早期的观察。随着医药活动的开展,人们迫切需要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部位与形态,因此,人们对人体器官的观察成为比较自觉的行动,并力求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应当指出,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对人体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观察与总结。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细致地观察了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并联系当时的解剖知识,即对人体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其相互关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他们观察到某些病理现象与相应的脏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调整某些脏腑的功能,又往往可使病理反应消失,因而分析这些病理现象与治疗效应的对应关系,即可以反证机体某些脏腑的生理功能。就这样,经过综合分析、比拟、推演和高度概括,而逐渐形成了藏象理论。它旨在通过人体外部的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从而有效地指导预防和治疗疾病。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内经》关于藏象的论述

“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该篇黄帝问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据上两篇论述,后世一般讲藏象的含义概括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日藏象”。显然,藏象就是指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人体外部的象征。而这种象征客观地反映了内在脏腑的功能变化,从而作为推论或断定脏腑功能变化的依据。正如《灵枢·本神》而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所病也。”

此外,在其他篇章中,《内经》也从不同的角度对藏象理论进行了阐述。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以四时五行为核心,按照整体观念取象来说明人身五脏、五体与内外环境的联系。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该篇还就四时气候与五藏的关系讨论了四季常见多发病,如:“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等。

《内经》此论是以五行为框架,以五脏为核心,以象为标志,进行模拟归类,即心在五行属火,色赤,味苦,在四季主夏,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在情志主神,为阳中之太阳;肺在五行属金,色白,味辛,在四季主秋,在体主气,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在志主魄,为阳中之太阴;肾在五行属水,色黑,味咸,在四季主冬,主藏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肝在五行属木,在四季主春气,色苍,味酸,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在志为魂,是罢极之本,为阴中之少阳;脾是化生水谷精微之处,在五行属土,色黄,味甘,在四季主长夏,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肉,在志主思,属于阴中之至阴。

再如,《素问·八正神明论》以象解释气血运行的虚实,如:“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是以天气寒温阴晴变化说明对气血运行的影响。又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以象阐释五行五脏的生理功能,将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与脏腑的生理病理表现相联系,推演出脏腑与自然界五方、五季、六气、五色、五味、五音、五志、五体、五官九窍等的变动关系,形成了人体内外环境相联系的五行系统,确立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观念。

藏象理论中人体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和人体自身五脏系统的生克乘侮制化规律,充分体现了彼此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关系,特别是“小孔成像”理论,则更深层次说明了脏腑间功能的整合协调与放大交错重叠,而共同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如《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项中。”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是说人的生命来源于天地阴阳之气,而化生有九窍耳目口鼻,前后二阴;五脏心肝脾肺肾;十二节两手、两肘、两臂、两足、两腘、两髀,都是天地之气所游行出入之处。

又说:“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是说人之生具备五行之理,通贯精气神三才之气,若数犯五行规律,则会出现木有风邪、火有热邪、土有湿邪、金有燥邪、水有寒邪而伤人,所以说生五(五脏)、气三(精气神)是人身寿命之本。

从上所说,我们可以总结为,藏象学说,就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五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其中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根据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脏有五,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腑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奇恒之腑,指在形态和生理功能上均有别于六腑的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中胆既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但这里所指的脏器,绝非西医学的血肉之组织与脏器。如果说中医是形而上的以象论藏,那么西医则完全是形而下的以脏说脏。在西医的以脏说脏里,依靠的是人体解剖学技术,见到的是脏器的形态结构,关注的是脏器的功能作用,它的视野里完全没有无形无肉的中医学之象。所以我们在中医的文献里最好使用“藏象”二字,在西医的文献里最好使用“脏器”二字。

三、藏象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

基于篇幅所限,本文仅以五藏象为例来谈藏象理论的临床应用。

(一)心藏象理论的临床应用

《内经》认为心主神明,主血脉,心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色为赤,在味为苦。

1.心主神明

常见的心神不安症状如:失眠、多梦,病机常为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心悸不宁,惊惕不安,病机常为心阳不足,水气凌心。常见的心神失常症状如:神昏谵语,病机常为热入心包,或为湿浊之邪蒙蔽心神。神昏不语。病机常为热邪入心。这些病证都限于心的本病,若由其他脏器影响到心而产生病变的不在此例。在治法上,心血不足,血不养心而致失眠多梦者,宜用养血安神法;心阳不足,水气凌心,而致心悸不宁,惊惕不安者,宜用温阳化水,镇心安神法;如邪热入于心包,宜用清热泻火安神;若湿独之邪蒙蔽心神,宜用芳香化浊,开窍安神;热邪入心者,宜用清热泻火,开窍清心;痰迷心窍者,宜用涤痰镇心。

2.心主脉

如吐血、衄血,或外发斑疹者,多应考虑到与心的病变有关(当然这些病证中有与其他脏腑有关的)。《金匮要略》中有“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的论述。心气不足是指在心火亢盛下导致心阴的不足,故用黄连、黄芩、大黄苦寒之品清泄心火,兼引火下行,火降则血亦自止。至于外发斑疹,常在温热病的后期,当邪热犯心营的同时往往外发斑疹,是系热邪内扰心神,外伤营血所致,故治疗上常以清营凉血解毒清火安神,轻者用清营汤重者用犀角地黄汤加味。此外,如心律不齐,心律失常,脉见止歇或三、五不调者,在治疗上亦常从治心着手,《伤寒论》中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用炙甘草汤。

3.心在窍为舌

这个主要是揭示舌体的生理功能是源出于心的。在生理上心和舌体之间有经络的联系(心之别络系舌本),在理论上有“心气通于舌”的论点(《灵枢·脉度》)。临床上舌的病变,一般都要着眼于治心,如舌疮,舌上红白相间,甚则糜烂。病机常为心火上炎。内治宜用清(心)火解毒法。

4.心在志为喜

喜是指出心的情感活动。喜则心情舒畅,其表现为笑。临床上凡遇到患者有喜笑(妄笑)不休的,总应从心论治,病机为心气过旺,在理论上有“神有余则笑不休”、“心气实则笑不休”(《灵枢·本神》)。这种症状常见于温热病的热入心包期,或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常称它谓“余热之邪,留恋心包”。治疗上常用清心泻火法。一般常用连翘心、玄参心、莲子心、竹叶心、灯心草之类,成药可用牛黄清心丸。

5.心在色为赤在味为苦

一指凡色赤与味苦的药物,多数能作用于心的病变,传统认为色赤者能入血分,具有活血散血的功能,味苦的大多具有清心泻火的作用;二是指病变的证候或体征的反映,如心火旺盛者多色赤,舌觉有苦味等。这是从五行学说中的五色配五脏而立论的。如从病变反映赤色则不仅属心,如面缘缘正赤为阳明热病,两颧红赤为肺病(结核)阴虚发热,面红目赤又为肝火上腾,故心的在色为赤,临床体验应是舌尖部的红赤。舌虽为心之苗,但整个舌体的分部还有舌根属肾,舌中属脾胃,舌两边属肝胆,舌尖属心的划分。舌尖红赤,可以作为诊断心阴不足,心火旺盛的一个重要体征。这种证型的失眠患者尤为多见。故心在色为赤不能笼统的、不加分析的认为凡是赤色都是属心的,如果这样去理解相反的失掉“心在色为赤”的临床意义。

在味为苦:在味为苦,通常都作“苦为心之味”,是以《内经》中“苦入心”的理论为根据的。其实味苦之药未必完全作用于心,而其他味的药物亦未必不能作用于心,因此在味为苦,亦应看做是心病中的一种病理反映。论口苦亦不局限于心病,因少阳经病多有口苦,疟疾亦多有口苦,这是因热邪在少阳经,导致“胆汁上溢”的结果。至于心在味为苦,凡心火上炎的失眠患者,常诉有口苦,而这种口苦往往在晨起一段时间,经漱口或饭后即逐渐消失。临床上以此作为诊断失眠属于心肝火旺类型的一个佐证。

(二)肝藏象理论的临床应用

藏象学上的肝,除了肝脏外,还包括了血管、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消化等系统的部分功能在内。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1.肝主疏泄

主要是指肝具有使本脏以及其他脏腑功能的气机调畅的作用。如对脾胃的腐熟和运化,对胆汁的排泄,对冲任脉的调和等,均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肝的疏泄功能,除作用于本脏外,还能作用于其他脏,因此在临床上肝失疏泄的病变,除本脏外亦能使其他脏腑发生病变。如肝失疏泄病在本脏者,常见两胁胀痛,胸闷胀满,嗳气则舒等。病机常称谓“肝气郁结”或“肝气不舒”。治以疏肝理气,方用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肝失疏泄涉及及脾胃者,常表现为运化和腐熟功能的失常。肝郁而影响脾运者,除胸胁胀痛、胸闷嗳气外,更见胸脘胀满,大便溏泄等。肝郁而影响胃失腐熟者,除肝郁症状外,更见脘胀不舒,嗳腐吞酸或见呕恶等。前者为肝郁及脾,肝脾不和,治以疏肝理脾法,方用四逆散或逍遥散加减;后者为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治以疏肝和胃法,方用抑肝和胃饮加味。

2.肝藏血

肝脏对血液具有贮藏和调节的功能,从而使人体各部分的血液能保持相对的需要量,故有“动则行于诸经,静卧则血归于肝”之说。肝的藏血功能失常,便有可能表现各种出血的病证,如咯血、衄血、女子崩漏等,由于肝不藏血而引起,在治疗上当以治肝为本。临床如遇支气管扩张症,因为暴怒,咳血涌出,量多色鲜红,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观其面色红赤,唇燥舌绛苔薄黄,脉弦数,证属肝火犯肺,气逆血溢之候。即应考虑以清肝凉血、清肃肺气治之。药用龙胆、山栀子、大黄、牡丹皮、白茅根、藕节、白及、沙参、桑白皮等。又如肝气抑郁化火,下迫冲任,以致经来如崩,伴有头昏耳鸣,舌尖有朱砂点,边紫,两脉弦细。病机为抑郁伤肝,疏泄无权,失其藏血之职,以致冲任失固,迫血妄行。药用龙胆、炒山栀子、炒黄芩、炒柴胡、木通、泽泻、当归炭、生甘草、地榆炭、贯众炭等清肝泻火之药,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3.肝主筋其华在爪

凡筋的病变,如四肢屈伸不利、痉挛拘急、筋痛麻木、目圆口噤、角弓反张等,虽可表现于各个不同部位,但这些证候的产生,大多由于肝血或肝阴不足,使筋失所养,故在治疗上从治肝着眼,用养血柔肝或养阴清肝、镇肝息风等法。如腓肠肌痉挛,中医称为转筋,用芍药甘草养血柔肝,唯分量宜重,芍药甘草常用五钱至一两。如温热病后期,津液亏耗,症见低热神疲,手足蠕动,面部肌肉或口唇颤动,属肝肾阴虚,筋失所养,中医称为虚风内动。治用养阴息风,常以大定风珠加减治疗。在诊断方面,观察爪甲,可以是了解肝血虚实的一个标志。指甲红润,表示气血充足,肝血不足则爪甲之色淡白,其质软而薄。高热而见指甲突发青紫,为惊厥动风的先兆。若妇女停经,按其拇指甲呈红活者为孕征,暗滞者为月经病。

4.肝开窍于目

眼目病证的产生,大部分与肝有关。例如急性结膜炎(赤眼),病机常为肝经实火,治用清肝降火剂,有以龙胆末内服,亦有以野菊花嫩叶打汁内服,或以野菊花全草煎水洗眼。又如目涩干痛,无眵而视觉模糊者,病机常为肝血不足,虚火上炎。治宜养血清肝,常服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对夜盲症(雀目)亦认为与肝血不足有关,以猪肝或羊肝,配以苍术、草决明、夜明砂等常能见效。

5.肝在志为怒怒伤肝

性躁易怒者,多属肝火内郁或肝阳亢盛。如高血压患者,有易于发怒及性情急躁的表现者,根据“肝主怒”的理论,可采用平肝息风的治法,对高血压及自觉症状,会有明显的改善。

6.肝在味为酸在色为苍

肝病常反酸,如胃痛反酸。肝逆犯胃,其病在胃,其本在肝。苍为微青微黄,肝病久则面色多苍。治胃痛反酸都用治肝的药物,常用的乌芍散便是敛肝制酸的简易良方。若肝逆上冲而反酸,常用瓦楞子、左牡蛎等平肝降逆制酸。若肝火内郁而反酸者,常用左金丸以清泄肝火以制酸。

(三)脾藏象理论的临床应用

1.脾主运化

凡由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而产生的病证,都应从治脾入手,加强脾的运化。如脾虚生湿,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液精微聚而不行,临床表现轻症为精神倦怠,面色萎黄,食少腹胀,亦有肠鸣便溏(湿胜则濡泻),治以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虚湿重者可形成饮邪、水肿,治以苓桂术甘汤、实脾饮加减。再如脾虚生痰,食物已化为津液,但由于脾气薄弱,散津不足,致津液滞而成痰,这种痰称之谓湿痰。湿痰的临床表现是痰量多,质较稠,但并不黏,咯之较易,其兼证有胸痞口腻,不甚知饥,或食后作胀等。治疗上痰多时可用平胃二陈汤,待痰少时,须用六君子汤以巩固疗效(其中甘草宜少用或不用)。

2.脾统血

根据脾统血的理论,诊治一些急慢性出血病证。因脾气是主升的,脾气不足形成气虚下陷而不能摄血,故以下部失血为多。如便血,先便后血,并有腹胀满,四肢清冷,口和唇淡,面色萎黄,甚或眼睑有轻度浮肿等脾阳不足现象。法宜健脾温阳、益气摄血,治以黄土汤。再如崩漏,月经过多或淋漓不断,色淡红,伴有食少肢倦,头晕心慌,面色萎黄等症,舌淡胖边有齿印,脉细弱,证属脾气虚弱,不能统血。法宜补脾益气、养血止血,治以归脾汤加减

3.脾主四肢,在体为肌肉

凡见肌肉消瘦和肌肉运动乏力而伴有脾虚症状者都可以从补益脾气、调理脾胃着手。如重症肌无力,其临床表现为精神疲乏,每至午后则懒言少动,特别是眼睑下垂,手软下垂不能握拳,口唇软弛,咀嚼无力,更不能食硬物等。以脾主肌肉的理论和辨证施治的原则紧紧抓住脾气失运,聚湿生痰,致精微物质不能正常营养于肌肉四肢,故使脾所属的部位(眼睑、四肢、口唇)出现严重的疲乏无力现象。治以健脾补气和胃化痰,处方以扶元散加减配合新斯的明治疗,取得疗效后再以培补肝肾之法进行巩固而获痊愈。

4.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一般无显著症状而只见口燥唇干,甚至唇裂出血,或见口臭,烦热易饥者,证属脾有伏火,或称脾胃郁热所致。治宜泄脾胃伏热,治以泻黄散。其华在唇常用于诊断,如营血旺盛则唇红,营血不足则唇淡,脾绝不治则唇缩。

5.脾在色为黄在味为甘

在色为黄一般是指病色的反映,如面色萎黄。在味为甘,一是指甘味的药物多数作用于脾的;一是指病证中口泛甜味,亦为脾病的一种反映。在色为黄常作为诊断脾虚气血不足的表现。在味为甘,临床时常以它指导两种病证的诊治。一是脾瘅,即一般急性热病中有口甜者称之为脾瘅,其临床表现除口甜外,兼有胸痞口腻,常吐厚浊涎沫,不思饮食等。它的病机为湿热内蕴,脾气上溢与谷气相搏。治法以清化湿热为主重用佩兰叶、黄芩,其余山栀子、黄连、竹茹等亦可选用。二是口甜见于慢性病,无热象而见口甜者,其他兼见涎沫清稀,小便清长,舌质淡红,此属脾虚不能摄液。法宜温中摄液,治以理中汤或四君子汤加益智仁。

(四)肺藏象理论的临床应用

1.肺主气

凡外感之邪或内伤寒饮等,涉及于肺都能使肺的呼吸功能失常,发生咳嗽或呼吸之气不畅。大多可用宣肺解表法。如外感风热用辛凉解表法,常用方剂如桑菊饮或银翘散;若感风寒之邪,用辛温解表法,常用如麻黄汤或葱豉汤等,若内伤寒饮可用小青龙汤等。

2.肺主治节

如调肺气治胃病,清代名医陈修园创制百合汤治胃病。百合汤系百合、乌药二味组成。其释方义曰:“百合之从瓣而成,有万脉一宗之象,其色白而入肺,肺气降则诸气降则诸气皆调。”百合之治脘腹痛,其关键在百合入肺经,降肺气,肺为诸气之总司,肺气得降则诸气皆调。”百合汤之治胃痛是适用于气郁化火,除疼痛外,并有痞胀,舌质略红而苔少者为宜,或有口渴,或有身热便秘等,非统治一切胃痛。亦有医者在治疗脏腑气机不调者,除调脏腑之气机外常加用调肺气的药物——紫苑,从而可加强其他调气药物的功效。故治疗胃肠病的方药中常用紫苑和桔梗。陈修园说:“治肺以展气化,因肺主一身之气。气舒则脾运得健,胃气得降。”

3.肺主皮毛

有报道称,以肺主皮毛的理论为指导,创制补肺清瘀法,治疗硬皮病25例,方用党参、黄芪、当归、丹参、牡丹皮、山药、五味子、凌霄花、桔梗、桃红等,制成颗粒剂,每包6g,每次1包,1日3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25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载,徽州张芝圃,咳嗽半年,所奇者,每咳痰内必带纤毛,脉左右细如蛛丝。内经谓“肺合皮毛”。此肺气大虚,不能托毛外长而生于里。人有毫毛,犹地有草木,全是生生之气,敷布于外,此症非大补肺气不为功。重用党参、黄芪,辅以白芍、甘草。连服30剂而愈。

4.肺开窍于鼻

肺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病变,不论内外因素,在鼻窍中常会产生不同的症状。如感受风热则鼻塞流浊涕,感寒邪则表现鼻塞流清涕。

5.肺在志为(悲)忧

若过度忧悲,就能伤肺而为病,但所说伤肺,既非伤肺气,亦非伤肺阴而是伤肺之神。伤神之症,常发生于忧悲过度而致。治此等症,亦须用情志以胜之,故曰:“忧伤肺,喜胜忧。”盖若由忧悲过度而致病者,非草木之药所能胜任,必须用采用“以情胜情”法,在中医学中称为“情志疗法”。

6.肺在色为白,在味为辛

凡食物或药物色白者,大多有治肺或补肺的功用,如山药色白,入肺,其功亦能宁肺定喘,此其一。再有患者如面色白光白者,大多属肺虚。或梦中常见白物,亦与肺病有关。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对药物或食物功用的认识,对某些疾病的辨证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外邪束肺,多用于辛味药发散,如风寒之邪束肺,多用辛温发散剂;如风热之邪束肺,多用辛凉发散剂。味觉辛辣者,治取清肺养阴法。食物进口,不论何物,皆觉其味辛辣,或口舌带有辛辣味,凡此皆属病态,其病机都与肺气有关,或为肺热,或属肺阴不足,肺火内郁所致。据此认识进行辨治,可以取得相应的效果。

(五)肾藏象理论临床应用

1.肾主藏精主封藏

凡男子体差,频频遗精者,常见腰酸,腿软或者头昏,记忆力减,夜寐差,无梦而遗,都系肾虚,精关不固,治宜补肾涩精,常用金锁固精丸加味,若肾阴偏虚者,可加服六味地黄丸。若属阴虚而相火旺遗精者,不宜固涩,宜清泄相火为主。证见,夜寐多梦,梦中与女子相遇而遗,其伴随症状如小便黄少,大便干,口干喜冷饮,舌质偏红,舌苔黄腻,治以封精丹或知柏地黄丸。

2.肾藏志

如用补肾法治记忆力减退。治疗方法,古方有孔圣枕中丹,由龟甲、龙骨、远志、菖蒲组成,专治读书善忘。该方还可以适当配补气养心药;若因病后而见者,首先要辨证,然后再适当加补肾药物;若属中年后记忆力逐渐衰退者,虽属自然现象,但能经常服用补肾的药物或食物亦能起到一定的功效;若属阴虚体质者可常服六味地黄丸;若属阳虚体质者可常服八味肾气丸。此外,亦可用食补法,如核桃肉、黑芝麻、黑豆、制首乌粉等,这些都有补肾、滋润作用,且都是黑色食品,其中尤以核桃和首乌为首选。

3.肾主骨

如骨质疏松症,临床常表现为疼痛、畸形、骨折,治以补肾为主,根据肾虚阴阳的不同,分别服用六味和八味肾气丸,如妇女绝经期可服二仙汤加味,二仙汤(仙茅、仙灵脾、知母、黄柏、当归、巴戟天)加川续断、骨碎补、煅龙牡等。食疗可常食骨头汤、虾皮、黑豆、豆腐皮、核桃肉、板栗、黑芝麻等。再如,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也是如此。

4.肾开窍于耳

如耳鸣、耳聋常见之症,若久延不愈,渐致耳聋,一般都是肾虚所形成的。故年老体衰者都有耳聋,所以治疗都用补肾之剂,如六味地黄丸,如属肾阳虚者八味肾气丸,若兼头昏目眩或性燥易怒者,属肾阴虚而肝火旺者,宜用耳聋左慈丸(六味地黄丸加磁石、柴胡,亦有去柴胡加五味子)等。

5.肾在志为恐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若骤然受到强烈的惊恐,则立即表现面色苍白,全身战栗,甚者小便失禁,故《素问·举痛论》有“恐则气下”与“恐者精却”之说。

6.肾在色为黑,味为咸

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曰:“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额上黑,是肾色外观,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皆是肾虚有热的表现。咸味的食物或药物,对肾有特殊的亲和力;再者是指病变中口味现咸的反映;“咸入肾”,凡欲使药物的功效专注于肾,须用咸味以引之入肾,如服补肾之六味地黄丸,八味肾气丸,均需用淡盐水送服,再有凡处方中欲使药物作用于肾皆用盐水炒,如黄柏、知母、怀牛膝,在以往都有盐水炒,其意即在于此。临床上如见咳嗽痰咸,即痰呈清稀而味咸,小便较少,咳嗽昼轻夜重者,一般多属肾阳不足,阳虚不能化水为气,致肾水上泛凌肺而为咳。此等咳嗽治肺无益,常用景岳金水六君煎,若痰稀明显,口不渴而畏寒者可酌加附子。